徵信社 blog

很多徵信社資訊

「承擔的開始」柯文哲國際記者會完整徵信社內容

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晚間舉行國際台北徵信公會記者會,發表當選感言,因記者會主持人輪流用中英文引言,柯文哲要講話前,還遲疑問了一句「我用中文發言吼?」,讓現場記者都笑了出來。柯文哲發表當選感言如下:

「感謝台灣,感謝偉大的市民朋友以堅定的意志,相信政治就是找回良心,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桃園徵信公會政治理念,相信人因有夢想而偉大,相信眾人的智慧會超越個人的智慧,相信民主就是人民做主,相信如果有選擇應當選擇正面和進步的方向,因為這些相信的力量終於讓台北市改變成真。

我們啟動了愛和改變的力量,恢復了這個城市的光榮感,這次台北市長選舉的結果,彰顯了台灣民主的價值和台北市民追求進步的決心。此時此刻對柯文哲而言,是選舉的結束,但是是承擔責任的開始。我會更加謹慎謙卑、艱苦奮鬥,在市民的監督下,實現政見的承諾。

我在此向6位競選夥伴致意,感謝陳汝斌、趙衍慶、李宏信、陳永昌四位先生的努力,我們共同見證了歷史;感謝連勝文先生對我的指教,讓我得以發現缺失、學習改進;特別感謝馮光遠先生以光明磊落的態度參加選舉,而且提出許多務實的政見。6位競選夥伴對市政藍圖的規劃,柯文哲都將會虛心採納,同時我承諾的6大願景和30項柯P新政、透明廉政公約、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理念,都將帶進台北市政府具體實踐。

親愛的市民朋友,感謝有你,我離開台大醫院,獨自一人投入這場選舉時,支撐我的信念是,如果有心要完成一件事情,所有人都會一起來幫你,造就台北市改變成真的力量,來自庶民、鄉民、和公民。

我來自庶民,未來進入台北市政府,會繼續傾聽庶民的聲音,鄉民的力量展現,見證網路世代的強大,無論線上捐款、理念傳播、活動募集,這都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。

從白衫軍到太陽花學運,公民運動造就了台灣新政治的來臨,公民社會崛起不是否定政治,而是開拓了公民參與的契機,政黨和政治人物必須更謙卑面對公民社會,這也會是台灣政治的正面發展。

意識形態高牆就要倒下了,這是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。未來台北市政府不但將成立公民參與委員會,也會提供給市民公開透明的市政資訊。我要再度向市府同仁承諾,在我任內公務員不必服務政治和政黨,只需要全心全力服務台北市民。

另外,我要感謝民主進步黨的謙讓,讓在野大聯盟得以實現,我也要感謝競選團隊,姚立明總幹事、李應元秘書長、紀政總團長,許多隱姓埋名默默付出的政治前輩,當然還有這次透過海選參與選戰的年輕朋友,你們的努力造就2014年的台北奇蹟。

親愛的市民朋友,這是一場你與我共同以愛為名,標舉和解歡容,堅持公平正義的競選,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,也感謝沒有投票給我的朋友們,因為你們的聲音我一樣聽到了。

沒有人需要為選舉結果感到失落,One City、One Family,選舉過後,台北市民都是一家人,每位市民都是鞭策柯文哲進步的力量,這座偉大的城市會繼續前進,今晚請帶著平安喜樂的心情回家好好睡覺,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,開始工作,謝謝大家。」

隨後柯文哲接受國內外媒體提問,他被問及2016年總統選舉會不會複製這是在野大聯盟的模式,柯文哲說,選舉會不會贏、贏多少票,他根本沒有考慮。柯文哲說,這是史上第一次以改變政治為訴求的選戰,是一場信念的戰爭,至於選舉的結果,他覺得不用特別強調。柯文哲說,他不會加入任何政黨,他市府團隊的一級主管,也不會參與任何政黨活動。

至於小內閣名單,柯文哲說晚上九時半就要開會,副市長會要功能取向,各局處長除了醫療因為他自己就很熟,不用遴選委員會外,其餘還是會用遴選委員會的方式決定人選,相信眾人的智慧會超過個人智慧,今晚會把遴選委員會的名單確定,希望5天內能把局長名單確定。

柯文哲說,整個選戰是累積的過程,沒有說單一事件決定全局勝敗,整個選戰過程我都很平靜,就算在致詞的這一刻、這一秒我的心跳也沒有增加。

柯文哲說,上任會穩定市府員工,政策要有延續性不會輕易變動;他規劃的柯P新政已經全部上網,在12月25日就職前,歡迎所有市民上去看,發表意見,要開始政策由下而上行程的過程,所有市政顧問也要讀一遍、負責任。

上任後要優先做的事,柯文哲說,會用一套制度,包括急迫性、重要性等,運用管理學、用分數來決定優先順序。

這次選舉是否代表民眾對國民黨不滿?柯文哲覺得選舉不用太過解讀,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,是台灣人民求新求變的決心,因為接受改變要滿大的信心和毅力;柯文哲說,台灣的GDP被南韓逆轉了5000美金,台灣在競爭過程中有失落感。

柯文哲說,選舉結果這一刻、這一秒不需要過度解讀,他過去已經去過中國18次,去第19次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,會順其自然,不會刻意跑到中國大陸,找到適當時機,該去就去。

柯文哲也說是非成敗轉頭空,不用說國民黨慘敗,國民黨曾經失敗十次,第十一次才成功,不用想太多。

柯文哲隨後步行到廣場上,再次發表當選感言,和妻子陳珮琪一同接受群眾歡呼。(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)